皇帝被逼降職楊淩追究責任 楊淩應對返京途中危機重重
成綺韻笑話楊淩,希望這一巴掌能打醒他,該出手時必要出手,不能心存幻象,希望能以理服人。楊淩知道成綺韻所說不差,自己如今並不止是一人之安危,隨時都邑牽連內廠上千上萬人的性命。
王瓊帶頭,與客人們並不以楊淩...的離去為意,繼續喝酒飲宴。誰知王瓊喝到一半,卻突然被一支弓弩射穿了喉頭就此死去。
楊淩回到欽差行轅才得知此事,立刻懷疑起了善用弓弩的成綺韻。成綺韻急忙辯白,就算自己有心殺王瓊,也絕不會選在此時著手,即使殺了王瓊也會牽連剛剛與他衝突的楊淩,自己沒那麼笨。
王嶽獲得消息很是自得,他讓人去準備,要王瓊被殺的消息明天一早就傳遍京城。
原本王瓊因楊淩被貶就讓朝中很多大臣不滿,如今知道他身死的消息,果然很多人都懷疑是楊淩做的。說楊淩殺了王瓊沒有證據,於是大家都抓住楊淩私自處死朝廷命官莫清河和袁雄的把柄,在朝堂上向皇上請求嚴懲楊淩。皇上被老臣一哭二鬧三碰死的橋段弄得心煩,責令三天時間未到,任何人不許再彈劾楊淩,否則杖責二十。而劉大人自覺自己忠心愛國,非要繼續進言,皇上看到有人輕視自己的命令動了怒,不客氣的賞了劉大人二十大板。
知道朝臣和皇上因為楊淩吵翻了天,王嶽很是自得,他到後宮佯裝向太後申報皇上...的衣食住行情況,裝作無心透露了皇上因為楊淩犯了眾怒還打了朝臣的事情。太後把皇上找來,讓他在先皇...的畫像前思過,想想該怎麼看待楊淩才是正確的。
皇上看著父親的畫像,腦海裏不斷回想著父親讓他信楊淩用楊淩的囑托,無奈-的下了決定。
楊淩派進京城送罪證的信使,還沒到京城就被人劫殺,他拚盡全力逃了出來,結果 在宮門口被張繡帶著錦衣衛的人攔住了,不隻信使被殺,罪證也被張繡一把火燒了。
皇上苦等不到楊淩的證據,隻能按照臣子們說,的治楊淩的罪。他把楊淩降了職,貶官成了宣府知府,並且解散內廠,讓楊淩三天之內回京麵聖。
王嶽和範亭商量,如果讓楊淩見到皇上,以皇上對他的信任,說不定又會讓他翻了身,於是準備主動出擊,把楊淩劫殺在半路上,決不能讓他平安抵京。
幼娘獲得楊淩被貶的消息,探聽到皇上在郊外射獵也趕了過去。皇上見到幼娘很是親切,幼娘詢問皇上心意。皇上向幼娘表現,自己仍然相信楊淩,然則不想他付出一切為了大明百姓卻隻獲得百姓的誤解和辱罵,於是想讓楊淩回到宣府做官,離開京城...的是非之地。幼娘替楊淩感謝皇上,但她深知在楊淩心中,皇上是皇上,更是兄弟,楊淩不會拋下皇上一人麵對朝中老臣,準許會率內廠一幹人等誓死掩護皇上。
楊淩獲得京城-的消息也不料外,他知道如今最重要的就是回京城見到皇上說明一切。楊淩自知此次王嶽和範亭不會這樣輕易讓自己回去,於是和大家商量,準備先走水路,停船補給時自己悄悄下船改走陸路,讓伍漢超帶人在船上繼續前進,吸引一部分東廠和錦衣衛-的人手。另外讓於永自己先行回京,安排幼娘和內廠人員的撤離,幸免被東廠和錦衣衛暗算。
出發前一天,成綺韻率領手下悄悄潛進了劉大棒槌的軍營,結果起航的時候,所有人員到齊,獨缺劉大棒槌。成綺韻說自己丫環昨晚在酒肆裏見到劉大棒槌與手下飲宴,估計他是喝醉了。楊淩為了早點回京,接受了成綺韻,的說法,準備和劉大棒槌在下個港口彙合。
範亭帶人去內廠想搜出幼娘身上的兵符,不讓楊淩動用內廠...的力量,誰知於永早按照楊淩說的安排了所有人轉移到了一直被東廠和錦衣衛欺壓的西廠苗逵這裏。
楊淩一路按照商量好的,棄船改走陸路,卻還是被人劫殺。關鍵時刻成綺韻趕到救了楊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