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好萊塢 » 專訪諾蘭:關於《敦刻爾克》你想要知道的東西
相關影視
-
主演:
類型:綜藝片
上映:2020
狀態:更新至20241212集
-
主演:
類型:動作片
上映:2024
狀態:高清DVD
-
-
主演:
類型:綜藝片
上映:2023
狀態:第12集
-
主演:
類型:綜藝片
上映:2023
狀態:已完結
-
-
主演:
類型:紀錄片
上映:2018
狀態:已完結
-
主演:
類型:紀錄片
上映:2012
狀態:已完結
-
主演:
類型:動畫片
上映:2023
狀態:更新至第03集
-
主演:
類型:歐美劇
上映:2023
狀態:全6集
專訪諾蘭:關於《敦刻爾克》你想要知道的東西
作者:資訊嬌 日期:2017-09-06
簡述:堅持實拍戰爭排場專訪諾蘭:戰爭片?時間線?繆斯男神?關於《敦刻爾克》你想要知道的器械前不久諾蘭來了一趟北京,為最新片子《敦刻爾克》造勢。公布會上,大神一貫地惜字如金,和其高冷形象很貼合。然後,作為公布會後諾蘭的第一家采訪,我卻目睹了另一個諾蘭。不是性冷淡的濃濃..
專訪諾蘭:戰爭片?時間線?繆斯男神?關於《敦刻爾克》你想要知道的器械
前不久諾蘭來了一趟北京,為最新片子《敦刻爾克》造勢。公布會上,大神一貫地惜字如金,和其高冷形象很貼合。然後,作為公布會後諾蘭的第一家采訪,我卻目睹了另一個諾蘭。
不是性冷淡的濃濃科技風,諾蘭在進入專訪間前,親了妻子艾瑪一下,兩人擁抱告別,然後微笑著進來。是的,手裏還拿著那個保溫杯。這個保溫杯後來也有人問了諾蘭,是日本演員渡邊謙相送,其實在《敦刻爾克》的幕後照片中,我們就能看到,諾蘭時常把它揣在兜裏。按照諾蘭的要求,采訪全程無關人員不能留在屋裏。除了我和攝像年老,隻有他的妻子一直坐在一旁,在結束采訪的一刻,兩個人在我和攝像年老麵前完成了一場不到十步的會師,彼此會意,恩愛非常。
這篇專訪不是寫諾蘭其人,隻是在作品先行...的年代,諾蘭和諾蘭片子總是帶著一股子冷冰冰的味道,這也是很多影評人的共識,“諾蘭的片子太過精巧,精巧到帶著一層高科技-的冰冷感”。細節如此或許可以衝淡這個導演身上的一些迷思,好讓我們靜靜聽這個47歲的中年男人為我們講述《敦刻爾克》的緣起,他所深深“迷戀”的非線性敘事,以及他的繆斯男神湯老師,慣用資深演員的他有為什麼這次要啟用年輕演員,尤其是超人氣偶像團體成員哈卷到底是怎麼打動他加入進來...的?當然還有最重要...的,為什麼他說《敦刻爾克》不是一部戰爭片?他理解的戰爭片又是什麼樣子?對於未來,作為007的鐵粉,他有沒有可能執導一部?
為什麼要拍一個大退卻的故事?
諾蘭來北京之前,主辦方安排了一場對談,對象是剛剛憑借《戰狼2》封神-的吳京以及黃建新。兩部片子幾乎同時,分別在國內外掀起了一場討論風暴。然而,在對談前,粉絲們就暗自掐了起來,其中一點爭議,現在說來都有點好笑,他們認為《敦刻爾克》講的是一個退卻,的故事,有什麼好炫耀的。最終,吳京臨時缺席,這場對談並沒有成,不外對一些人來說,這個問題還在。
我們先來找一下曆史。二戰爆發初期,德軍瘋狂進攻,戰無戰無數不堪數枚舉,短短十幾天時間,40萬英法聯軍就被圍困在了法國北部一個叫敦刻爾克的小港口上。在敵軍封鎖包圍,的過程中,英法聯軍的生存規模急劇減少,而對圍困中-的英國士兵來說,隔海不遠處就能看到故鄉英國。片子中有個陸軍軍官感慨,“站在這裏,我就能看抵家”。敵人和家園都在咫尺之間,這種無望和希望重疊的狀態自己就非常值得玩味。
這段故事到底要怎麼拍?在看到諾蘭版本前,相信很多人會糾結於敵我雙方的爭鬥,而其時英國本土的領導權更迭就已經足夠精彩。英軍之所以節節敗退,和其時英國首相張伯倫的消極抵禦政策有著非常大的關係,在被德軍圍困之前,丘吉爾也終於上台,這時候國內還非常混亂。其時來看,大退卻的的的的的...的的確確確確確確確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很多士兵也覺得很羞恥,這是片中一條...的很明顯的情感線。然則丘吉爾說了,退卻時為了爭取未來,的成功,事實證明,敦刻爾克大退卻的成功為後來二戰勝利繼續了充分的力量。
而諾蘭,作為英國人,從小就了解這個故事。其時英國的民船如何掉臂危險,到海對麵把士兵拉回家。幾年前,當諾蘭和妻子艾瑪一塊渡過這段看似短暫-的海峽時,才發覺昔時這段旅程會是何等困難。設想了七十年前...的場景,他愈發覺得這個故事值得被大家了解。
不外,按照他的設想,《敦刻爾克》隻是想把介入這場曆史退卻的方方麵麵以最為主觀的方式展示出來。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一個士兵,沒有太多...的大排場或爆炸戲份,甚至嚴格來說,用“史詩”去形容這個片子都是不讓確的。《敦刻爾克》的關注點在人,所以,認為片子在宣揚個人英雄主義絕對是大錯特錯,因為它沒有、甚至去幸免了走入慣例戰爭片的“立場”的辯論,它要做的就是如何把那場大退卻,尤其是在一線...的士兵們-的體驗複刻到觀眾的腦海裏。
非要說“英雄”的話,全片最接近“英雄”,的估計就是湯老師飾演,的飛行員了。是他在空中狙擊敵機,充任著守護者的角色。然則,這個英雄又是非常落地的,不是那種主角光環附體從頭打到尾的超人,他有分心的一刻,油箱會沒油。然則當一切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後,他又毅然燒掉了的戰鬥機(可能是幸免它落在敵軍手中?),在火光映照下被德軍俘虜。這無疑是片子最為悲壯的一刻。很多人想到敦刻爾克,都是40萬大軍成功退卻,然則中間又有若幹人沒能活著走出去,他們走出去也是以有些人-的犧牲為價值,湯老師的角色或許是諾蘭對他們,的一種致敬和對今人的一種提醒吧。
不玩時間線,你還會拍這部片子嗎?
曆數諾蘭,的片子,如果非要找一個共同點的話,估計就是他奇特的時間架構了。《記憶碎片》...的倒敘,《盜夢空間》裏...的夢境交疊,以及《星際穿越》中的多維空間,這次...的《敦刻爾克》,諾蘭也是沒閑著,一個故事分開三條時間線:全片從始至終,陸地/海灘上那條線的人共經曆了一周,海上那條線共經曆了一天,空中那條線共經曆了一小時,三條線交錯進行,並最終彙聚融合。這麼比擬下來,你估計和我一樣疑惑:諾蘭對於時間到底是有什麼執念?
“在我拍片子的最早期,我...的的的的的...的的確確確確確確確對於片子和時間...的關係非常著魔,”諾蘭想了一會兒,“好比任何一個傳統敘事的片子,你仔細來看的話,它都和時間有著非常複雜的關係。隻是因為你看了太多,已經習以為常。傳統片子語法經常拿時間作文章,從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到時間線-的長短,你去看一場片子,不外兩個小時,然則片子裏可能過了幾千年,或者僅僅是一周,又或者就是兩個小時。這就是我說,的片子語法對觀眾...的操控。”
“我想做的片子是讓片子時間的這種特性不再是隱性,而是成為一個構架,讓它成為一個顯著的設定、觀眾觀影意識體驗的一部分。我試著在不同片子裏以不同方式來展現它,總的來說我不是著迷於時間自己,而是著迷於操縱時間來影響觀眾的觀影體驗。”
諾蘭緊接著舉了《記憶碎片》的例子。“我要寫一個不知道剛剛發生了什麼的人,那我要怎麼才能讓觀眾也真的感受這種迷惑?我意識到,如果倒敘的話,觀眾就和主角一樣了,他需要去看剛剛發生了什麼。”
至於《敦刻爾克》,“我想要講述一個特別主觀的故事,如果這樣的話,我要怎麼讓觀眾感知這樣一個故事呢?我要把他們放到飛機的駕駛艙裏,放到沙灘上,放在船上,而不是要切回政治家、將軍、地圖和各種解釋,我需要,的是一個人類...的視角,一個非常深入、非常緊張、能深入時間中心的視角。”
因此,《敦刻爾克》的時間線架構在諾蘭片子中算是比擬簡單的了。片子開場三個場景,分別以字幕提示:故事將分陸、海、空三條線索展開。除此之外,在正片中,諾蘭也設置了一些不同線的交彙,來提醒(不臉盲的)觀眾:這幾條線的時間軸是不同的,好比基裏安·墨菲飾演的士兵在海上被“月光石”船救起以後,在隨後的陸地線裏,我們會看到他在船上準備開走,意氣風發,這是發生在他沉船被救之前的事情。另外,在場景轉換時,從海上時間線的日間一下子轉入陸地時間線的黑夜,這其實也是在告訴觀眾,三條線時間軸是不同的。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諾蘭在想方設法幸免觀眾湧現疑惑,那為什麼不采用更為清楚的時間線架構呢?好比說,如果三條時間線都是按照一小時推進,這樣會不會更加清楚呢?諾蘭表現,之所以選擇一周、一天、一小時,還是因為他想要用主觀的視角去複原這個故事,沙灘上的士兵大都被圍困一周,他需要這種體驗。而飛機上的燃料一共隻夠飛行一小時,他也需要這種體驗,還有船上,隻有把這三個融合起來,諾蘭認為才算用人的視角概括下這場曠世退卻的所有體驗。
然則,不同處境-的人對時間的感知是不一樣的,諾蘭說:“對於沙灘上的士兵來說,除了間或的炮彈突擊,希望他們的就是‘什麼都沒發生’,無盡的等和無望,而對於飛行員來說,他們需要在敦刻爾克上空作戰,時刻崩在弦上,一個小時瞬息萬變,可以發生很多事情,在他們的主觀感受中這一個小時是非常有存在感的。”所以,從某種水平上來說,這一小時的故事容量不亞於沙灘上一周、海上的一天,所以在片子中,我們看到三條線索時間軸不同,但都占用了不少銀幕時間,就是因為從人的主觀感受來說,不同的情況下對同樣長的時間的感知也不一樣。
我還是不想放棄,假設這部片子必須要用線性來拍,你還會拍嗎?諾蘭笑了,“結構必須要依附於內容,它要有意義,有作用,而不是一個花招。《蝙蝠俠:俠影之謎》裏麵,大部分的故事就是線性的,最後有一部分要回到布魯斯小時候,那是因為劇情需要,要結合他現在體驗,我才這樣做的。”所以,《敦刻爾克》,因為諾蘭,的初心在於講述一個主觀的故事,複原其時40萬大軍被圍困...的狀態,非線性敘事在他看來,是滿足這種要求的最好方式。
這不是一部戰爭片,而是懸疑驚悚片!
縱觀諾蘭的作品,幾乎每一部片子都有著類型片的影子,然則每一部又帶著濃濃的諾蘭式變奏。好比,《盜夢空間》,這部神作的基礎有著明顯劫盜片的色彩。《敦刻爾克》開拍消息一出,大家都在紛紛推測諾蘭要怎麼拍一部戰爭片。然則,片子上映前,諾蘭不止一次在公開場所澄清,《敦刻爾克》不是一部戰爭片。
按理說,這部片子設置在二戰,且取材自著名-的敦刻爾克大退卻,應該是一個戰爭片才對? “這部片子,的不同之處,你從始至終,除了飛機,或者模糊...的背影,你沒有看到任何敵人。這是非常重要的,我想要把敵人完全地去人格化,這些士兵麵對的不再是人,而是未知的力量,”諾蘭這麼強調。
同事看完後,有一個比方非常好,她說這裏的敵人不再是德軍,而是像龍卷風一樣的存在。這和諾蘭的解釋如出一轍,“這部片子不是關於戰士如何戰爭,也不是戰鬥機如何狙擊彼此,而是退卻,這就是一個懸念故事,一個逃生的故事。”
更加直白地說,諾蘭無意去渲染敵我雙方的交戰,政治家和將軍彼此的爭論等等,他要做的就是一個逃跑的故事,陸地上的包圍線越來越緊,空中還有炸彈在隨時轟炸,“未知的力量在不斷迫近,他們要做,的隻能是逃跑。”所以說,諾蘭不是要頌揚英雄主義,或者抨擊戰爭,表達對於和平的向往,他要做-的就是展示這場史無前例的大退卻,“40萬人被困在沙灘上,要怎麼把他們安全送走,這是一場絕佳的運輸史上的奇跡。”
所以,如果你抱著看戰爭片...的想法走進影院的話,你可能會失望。在觀看過程中,我能明顯地感受到,在對戰爭的刻畫上,諾蘭非常地收斂,甚至在炮彈轟炸、子彈掃射的過程中,觀眾很少能看到血腥的排場。有一場戲,沙灘上的士兵遭遇敵機轟炸,很多人趴下就再沒有站起來。這場戲你甚至看不到若幹鮮血。諾蘭說,PG-13是他舒服...的創作區間。這也從一個側麵表現,《敦刻爾克》根本無意於戰爭的殘酷,因為在諾蘭的設想裏,這根本不是一部戰爭片,而是一部懸疑驚悚片。
既然是懸疑驚悚片,在故事結局已經注定的情況下,他所說的“懸念”又是什麼呢?諾蘭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泰坦尼克號》,“你知道船最後會沉,然則你還是忍不住想要讓船不要沉,開始替他們擔憂。這就是我說的‘懸念’。”第二個例子,他說到希區柯克的《驚魂記》,“當珍妮特·李飾演的女主被殘暴殺害後,我們看到凶手毀屍滅跡,說他是凶手可能不讓確,但他至少是介入方之一,他把車子開進沼澤裏,車子沉到一半的時候突然停了,作為觀眾,你開始慌了。”為什麼會這樣?諾蘭說:“這一點真的太奇妙了,因為作為觀眾,你看著他去擦掉血跡,你也介入了整個活動,所以你會覺得害怕。”
這就是諾蘭想在《敦刻爾克》中構置-的懸念,“我想要觀眾從一開始就看到湯米(男主角),跟他一塊兒,經曆他所經曆的一切,開始擔憂他,他並不是什麼英雄,然則到最後,我希望觀眾能僅僅是出於愛,希望他能活下去。”
在我重複無常追問這個問題的過程中,諾蘭提到了很多他認為的典範的戰爭片,好比泰倫斯·馬力克的《細細-的紅線》,斯皮爾伯格...的《挽救大兵瑞恩》,以及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現代啟示錄》。他認為一般來說,戰爭片必須要有敵我交戰雙方,而之所以強調《敦刻爾克》不是戰爭片,並不是對於這個類型有偏見,隻是他想講一個不同於戰爭片的故事。諾蘭還透露,因為《敦刻爾克》不算是一部真正的戰爭片,所以不排除以後自己會嚐試這個類型,拍一部他認為的真真正正的戰爭片。
湯姆·哈迪是你的繆斯男神嗎?
這個問題估計也困擾大家很久了。采訪一開始,我就開門見山。諾蘭聽到問題,笑了,我理解的是他羞澀地笑了,“湯姆對我來說的,的的的的-的的確確確確確確確很有啟發,這一點是絕對的。”諾蘭說自己在寫劇本-的時候,盡量不會去想演員是誰,然則,“當我寫這個飛行員的時候,我腦子裏立馬就想到了湯姆,想讓他來演這個角色。我根本無法想象別人來演這個角色。”
這是湯老師和諾蘭的第三次合作。前兩次是《盜夢空間》和《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特別是後者,湯老師不僅大變身,還帶上了防毒麵具一樣的器械,飾演蝙蝠俠的死對頭貝恩。在這巨大的麵具下,觀眾能看到的隻有他的眼睛,而且麵具之下,他的聲音也變了。諾蘭回憶說,“那一次和他的經曆超級棒。”即便現在兩人私下見麵時,諾蘭透露,湯老師都邑模仿戲中貝恩特別低沉的聲音。(莫名覺得兩個人好有愛。)
實際上,被捂住臉這件事在湯老師這裏也不是什麼新奇事了。《黑暗騎士崛起》後,在喬治·米勒的《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裏,湯老師也被捂住了半張臉。諾蘭本人非常愛這部片子,後麵會說到,這種腎上腺素狂飆,的緊張快感正是他想在《敦刻爾克》中做的。至於湯老師,捂住臉已經全身都是戲,諾蘭對於這位繆斯的讚美也是絲毫沒有停下,“他真的是一個特別偉大的演員,他能夠用眼睛表達太多器械。在《敦刻爾克》裏,我們甚至隻看到他一隻眼睛。他真的是同齡人中最偉大的演員之一了,他準許接這個角色,我覺得非常榮幸。”
倒不是諾蘭喜歡把他的臉捂住,因為真實二戰飛行員,必須要戴上口罩才可以。“我們經常看到以前很多二戰片,他們根本不消戴口罩,這是不現實的。”因為要如實拍,就必須要演員帶上口罩,也是因為之前的《黑暗騎士崛起》,他知道湯老師的眼技有多高,才“無法將他從腦海中擦去。”
除了要遮住臉,這個角色還有一個難點,他全片說了不跨越十句話,且大都是在空中和敵軍交火時的行話,不涉及人物的前景和故事。這樣一個角色要怎麼演出來...的的的的...的的的確確確確確確確不是一般演員能夠做到的。最後一幕,當湯老師平穩地降落在沙灘上,對著鏡頭遠去的時候,觀眾可以感覺到這是一個有故事的人。所以,導演有沒有特別優待湯老師?給他講一下前景故事之類...的?“我和湯姆的溝通僅限於劇本,劇本中是怎麼湧現這個人物。一般來說,我會讓演員自己去大筆揮就,去建立前景故事,特別是像湯姆這樣...的好演員,他們自己會豐富人物,展示出角色,的心理真實,然後一點點地把它滲透到銀幕上。”
“這也是我為什麼喜歡和好演員、聰慧的演員合作,”諾蘭接著說道,“不僅是因為他們能交出一份好的表演,更重要的是他們會成為你...的合作者。作為導演,我喜歡演員自己能代入自己的領會,我隻是從大局上去把握,真正到他的角色的這條線上,演員才是專家。拍片子其實就是要聚齊一幫專家,大家齊心協力去做一件事。”
把演員看成合作者,而不是要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這是諾蘭對演員的體會,而第一次讓他有這種感覺...的就是《記憶碎片》的蓋·皮爾斯。諾蘭回憶說:“他能夠用一種不同的視角去看這個故事,我寫的時候完全沒有想到的視角。也正是因為他的檢省,這個故事才變得越來越有邏輯。”“從那之後,我一直想和演員保持這種合作關係,想和聰慧的演員合作,能夠代入自己不同視角的演員合作。”諾蘭總結道。
除了蓋·皮爾斯和湯姆·哈迪,諾蘭口中-的聰慧的演員還有很多,好比第五次合作的基裏安·墨菲,以及這次僅僅聲音出演-的邁克爾·凱恩老爺子。老爺子自不必說,墨菲的角色也是非常有看頭。個人感覺,湯姆·哈迪和基裏安·墨菲-的角色是諾蘭設置的兩個極端,一個在空中翱翔,一個在海裏掙紮。墨菲是推動船上故事線進展的導線,是他的到來打破了小船的平衡。很多人會質疑這部片子缺少人物塑造,實際上,在海上這一條線上,在一個相對自力封閉的空間裏,諾蘭放置了兩個極為重要的人物。一個是基裏安·墨菲的角色,還有就是那個不幸死掉的小男孩。墨菲的角色是海上和陸地線的交叉點,從開始...的指點江山到最後近乎癲狂的狀態,這是諾蘭口中“圍困在岸上的士兵,的體驗”。小男孩從一開始自告奮勇加入救援到後來無意死去,也是一個很讓人唏噓的角色。尤其是墨菲,前後差異如此之大,在戲份有限的情況下真的很難拿捏。事實上,諾蘭在選角時,也知道角色難度很大,選來選去最終還是覺得用這位老搭檔最放心。
哈卷又是怎麼被選上去的?
如果說諾蘭對於聰慧的演員有偏好,那這次,他真-的算是冒了一次大險了。盡管《敦刻爾克》有湯老師、基裏安·墨菲、馬克·裏朗斯、肯尼斯·布拉納等資深演員壓場,然則在事件中心,承擔觀眾共情對象...的大都是年輕演員,其中主角菲恩·懷特海德拍攝時隻有19歲,沒有任何拍片子的經驗。另外,哈卷也是,這個音樂團體“單向樂隊”裏最具人氣的男孩一躍成為諾蘭片子的主演之一也是讓很多人大跌眼鏡。選角自然成為諾蘭被問得最多-的問題。這一次也不例外。
為什麼會選擇這麼多年輕演員,尤其是表演經驗基本為零...的哈卷? “我知道他演得很好,我很希望全世界都去看看他的表演。”而之所以選擇年輕演員,諾蘭表現:“原因就一個,我想要規避好萊塢一貫的一個錯誤,你經常看到戰爭片中,他們讓30多歲的演員去演年輕士兵。”所以從一開始,他們就沒有去經紀公司,找的都是戲劇學校,因為這些年輕人都還沒有自己-的經紀人。在這麼一個龐大漫長的選角過程中,他們找到了男主菲恩·懷特海德和其他演員,然則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Alex(哈卷的角色)。
Alex這個角色雖然不是男主,然則這個角色在我看來是最有戲的,他也是幾場重頭戲,的生命所在,好比他們回避,的船漏水快要沉沒時,是他要求同伴下船減重;在船被魚雷擊沉後,又是他在生死一線的時刻拉了對方一把;最後關頭,也是他帶著內疚回到英國,並在全片最後實現了一個情感的疏解。這或許也是諾蘭遲遲沒找到合適...的Alex,的原因。
既然是公開選角,哈卷這樣一個超級大咖又是怎麼加入到這個過程,的?諾蘭表現,哈卷其實一直想嚐試當演員,也是他主動找到了諾蘭的選角導演,交了一盤試鏡錄像。諾蘭看了之後覺得他“基本符合我心裏對於Alex這個角色的想象。”單單外形還不行,還要看看他到底能不能演下來。於是,在導演的同意下,哈卷和其他人一塊進行了非常激烈的麵試,這個過程連續了三四天。“這個過程就是傳統,的好萊塢試鏡過程,你嚐試不同的演員組合,然後讓他們演一場戲,然後再互相更換角色,三天以後,我知道怎麼組合最好。”外界對於哈卷入選有很多疑問,諾蘭再三強調:“他是通過自己,的實力才拿到這個角色的。”
實際過程中,麵對一眾新奇麵孔,哈卷身處其中會不會很尷尬?“我估計是吧,”諾蘭笑了起來,“我從沒有問過他,反正我覺得挺有趣的,坐在屋子裏,看著演員們進來,然後展示他們。”
按照諾蘭...的初心,《敦刻爾克》想要以一種非常主觀...的方式講述一個逃難的故事。觀眾的代入點沒有其它,就是演員。相比於之前精巧重複無常,的結構,這一次諾蘭一直在做減法,而這對於演員的演技要求可想而知。啟用這些新奇麵孔,不覺得這是一場冒險嗎?
“我不覺得這是何等大...的風險,作為導演,我的工作就是要去挑演員。即就是資深演員,你也是要挑戰他們,希望他們能給你不同的器械,而不是你在別處見過的器械。”諾蘭接著說,“我很享受這個過程。我之前選擇希斯·萊傑飾演小醜的時候,其時也有很多人質疑,因為他沒有嚐試過類似...的角色。然則,我見過他以後,和他聊天,我知道他可以。我其時非常興奮,他也是,能夠有一個機會可以展示他的另一麵。《敦刻爾克》也是這樣,我相信他們能做到。”
除了哈卷,其他新演員的表現也很不錯。如諾蘭所說,男主菲恩·懷特海德充任的更多的是觀眾的替身,是整個事件的代入者,還有哈卷的角色Alex,以及湯姆·格林-卡尼(飾海上線的船主兒子)、還有最近在網上大紅...的蘇格蘭小帥哥傑克·勞登,包含剛剛提到的飾演不幸遇難的喬治的Barry Keoghan,各自都有發揮機會。
漢斯·季默的配樂會不會有點過了?
觀看本片時,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存在——配樂。《敦刻爾克》的配樂出自諾蘭-的老搭檔漢斯·季默。片子從一開始,漢斯·季默以秒表走時為基調的配樂即噴薄而出,瞬間把你帶到戰場,且一個高潮連續的時間就是全片,整整107分鍾,到最後一刻戛然而止前,幾乎全片都崩在高點。
這麼做不怕配樂太滿嗎?諾蘭透露,這部片子重在模擬戰士的主觀體驗,他想要從第一秒把觀眾代入到那個情境中去。至於這種從頭至尾高潮的做法,諾蘭透露和喬治·米勒的《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有點像,“我很喜歡那個片子,看了兩分鍾以後,我知道在那部片子沒有什麼規則可言,就是簡單刺激。”至於《敦刻爾克》,諾蘭表現:“一般來說,一部片子就是為了結尾...的那十幾分鍾高潮戲份,前麵各種鋪墊,這次我想要去掉一切前奏,直接進入高潮。像滾雪球一樣滾下去,直到最後。而音樂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漢斯·季默,的配樂恰好成了情緒最大-的助推器,在片子一開始,你就能聽到這種急促的如呼吸聲的背景音,隨著影片三條線索交錯,每一分每一秒都滲透著緊張,如同黑夜中疾行的人們,隻能往前跑,因為黑暗正一刻一直地後麵狂追,一不小心就會被它吞噬。
為什麼一定要用膠片?
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諾蘭的一些方法似乎比擬老舊。他用膠片,《敦刻爾克》就是用膠片IMAX拍,的。為什麼要用膠片?“如果你想要拍真實的世界,而不是風格化的,不管是從顏色還是清楚度來說,膠片是目前最好的能反映眼睛看到的世界。”諾蘭說,膠片中的世界才更像他眼中的世界。
之前關於膠片和流媒體-的問題,諾蘭受到了不少攻擊。有人認為他太過傳統,數字是大勢所趨,畢竟不是每個導演都能夠像他一樣有能力使用昂貴的膠片拍攝。在對於流媒體開放窗口和影院...的爭端中,諾蘭也似乎總會被塑造成力挺影院的“守舊派”。
這種說法有些斷章取義了。諾蘭的的-的的的的的確確確確確確確說過他認為片子最佳的觀看方式是在影院,也認為流媒體-的窗口期要更長一點,然則,這並不能說明他否定技術進展的潮流。至於膠片,他更坦白說,世界上能夠用膠片的導演很少很少,他和包含昆汀在內的導演能用是一種奢侈,他隻是想掩護一種拍片子的可能,而非拿膠片來對抗數字。
IMAX到底好看在哪裏?
上麵也說到,諾蘭對於影院體驗非常看重,他使用膠片IMAX拍攝,就是為了最大水平地滿足影院觀眾的視聽享受,最大水平地讚助觀眾融入到劇情中間。諾蘭對於影院體院吹毛求疵到什麼田地,我想先舉個例子。
在談到影響自己最深-的片子時,諾蘭提到了雷德利·斯科特的《銀翼殺手》,這個片子的上映之路也算是很曲折了。其時影院上映版本是大片廠力主的有哈裏森·福特旁白...的版本,然則雷德利並不心中意足這個版本,後來又出了一個導演剪輯版。在談到這部片子時,一般來說,影迷尊奉的都是導演剪輯版,認為那才是最終版本。諾蘭則認為要保存影院上映版本的正統性,他認為,除非導演和片廠徹底撕破臉,否則這個版本是觀眾第一次認識這個故事,它有理由被守護。由此可見,諾蘭為什麼對於上映版本的方方麵麵要求得如此精細。
所以,觀看《敦刻爾克》,最好的方式肯定就是IMAX。這部片子也是諾蘭片子中IMAX化最高的一部,全片幾乎全用龐大,的IMAX膠片攝影機拍攝。包含空戰排場,巨大,的膠片IMAX攝影機綁在機翼上拍攝而成,而在拍攝飛行員落水的場景時,膠片攝影機也是跟著飛行員一塊落水,為的就是捕獲到這種沉醉式的體驗。然則在拍攝過程中,粗笨的IMAX膠片攝影機卻成了難題,還有水上的戲份,海浪一直在動,如何不被看穿。這些都花費了相當的功夫。
隻惋惜,國內目前沒有一家IMAX膠片放映機,最接近於導演創作意圖的,包含1.43:1的原生畫幅,可能就是國內三家IMAX激光影院了。考慮到這些都是少數,個人覺得,普通影迷如我,真-的IMAX觀看就行,尤其是比較一下普通版,更能夠感受諾蘭的用心所在。
沒看過今敏,“我聽說他的片子很棒”
隨著《敦刻爾克》的上映,網上有部分聲音竄起來,還是諾蘭的《盜夢空間》和今敏的《紅辣椒》到底是不是巧合?兩部片子都是講夢境,且在具體...的場景分析中,我們也看出二者...的的的的的的的確確確確確確確有相似之處,好比把鏡子作為打開夢境的通道,甚至於不同樓層代表不同夢境等等。
關於這樁懸案,有部分文章間接引用,說諾蘭曾表現今敏是靈感來源。然則我一直沒有找到直接引文。於是,在討論完《敦克爾刻》後,我將疑問拋給了諾蘭。諾蘭表現自己聽說過今敏,說他很厲害,然則並沒有看過他的作品。
想拍007,然則這個係列現在還不需要我
如果要寫一個影響諾蘭的十部重要片子,除了《星球大戰》,前麵提到的《銀翼殺手》、《2001太空漫遊》,可能就是007了。作為英國人,沒有理由不愛這個係列。諾蘭也不止一次表現自己很鍾情這個係列。所以,問題來了,諾蘭有沒有可能執導一部007?
在做客美國一播客采訪時,諾蘭坦言有可能,但問題在於,這個係列自從山姆·門德斯重啟之後,進展態勢一直很好,“我覺得現在它還不需要我。”言下之意是,等這個係列再次湧現疲態,或許就是諾蘭大神出手-的好時機。要不要叫上湯老師一塊?“可以啊!”
以及——
在同一個采訪中,當問到最近到影院看的一部片子時,諾蘭說是《愛樂之城》,而且因為喜歡去影院連續看了三遍!
Save
Save
專訪諾蘭:關於《敦刻爾克》你想要知道的東西的關鍵內容:敦刻爾克,戰狼2,吳京,記憶碎片,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文章,布魯斯,泰坦尼克號,驚魂記,細細的紅線,拯救大兵瑞恩,現代啟示錄,湯姆·哈迪,黑暗騎士崛起,蓋·皮爾斯,邁克爾·凱恩,肯尼斯·布拉納,銀翼殺手,哈裏森·福特,紅辣椒,敦克爾刻,星球大戰,2001太空漫遊,愛樂之城,渡邊謙,邁克爾,江山,湯姆·格林,冰冰,蝙蝠俠,湯米,騎士,哈裏森·福,士兵,希斯·萊傑,兒子,二戰,基裏安·墨菲,·米勒,馬克·裏朗斯,傑克·勞登。